圖:英特爾等美國芯片巨頭籲華府勿出臺更多對華出口限制。\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綜合《華爾街日報》、路透社、美國之音報道:美國政府計劃進一步收緊對華芯片出口限制,令美國半導體行業深感不安。17日,美國芯片巨頭英特爾、高通和英偉達等公司高管與拜登政府高級官員會面,呼籲華府不要將美企排除在中國市場之外。同日,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表聲明稱,華府實施的限制措施過於寬泛、模棱兩可,且有時是單方面的,恐削弱美國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擾亂芯片供應鏈。
路透社17日援引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報道稱,上月曾訪問中國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數家芯片公司的行政總裁會面,就半導體行業和供應鏈問題進行討論。知情人士稱,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布雷納德和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等人亦與英特爾、高通、英偉達等芯片公司的高管會面。
報道指出,在拜登政府考慮實施新一輪對華芯片出口限制措施之際,美國半導體行業迫切希望保護其在華利潤。另一名知情人士稱,芯片商們敦促拜登政府加快撥付《芯片和科學法案》承諾給他們的政府資金,同時要求確保華府政策不會將他們排除在中國市場之外。
中方反對經貿問題政治化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17日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警告說,拜登政府應該小心權衡對華出口限制的影響,這些限制過於寬泛、模棱兩可,且「有時是單方面的」,可能會削弱美國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擾亂供應鏈,造成重大的市場不確定性。SIA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半導體採購額為1800億美元,約佔全球總額的三分之一,是最大的單一市場。
拜登政府正在考慮更新去年10月實施、旨在阻礙中國芯片業發展的措施?!度A爾街日報》早前爆料稱,華府計劃對面向中國的人工智能(AI)芯片出口實施新的限制,禁止英偉達等芯片商在事先未獲許可的情況下向中國客戶出口芯片。彭博社稱,華府計劃於8月底出臺限制對華投資的政策,可能涉及半導體、量子計算和AI等領域。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8日回應說,中方一貫反對美方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我們認為,對正常技術合作和經貿往來人為設置障礙的做法違反市場經濟原則,擾亂全球產供鏈穩定,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希望美方將拜登總統無意對華「脫鈎」、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無意圍堵中國的承諾落到實處,為中美經貿合作創造良好環境。
為遏制中國半導體行業發展,美國通過《芯片和科學法案》為本國半導體行業提供補貼,吸引外國芯片商在美設廠,並向日本、韓國、歐盟等盟友施壓,要求其跟從華府對中國半導體行業設限。
美補貼法案引歐盟反擊
美媒稱,拜登政府通過芯片法案為建設新的本土芯片廠撥款390億美元。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稱,私營企業已宣布未來10年在美國半導體領域投資近1400億美元。但此舉令歐洲和日韓利益受損。作為反擊,歐洲議會12日以壓倒性優勢通過自己的《芯片法案》,向芯片研發和創新領域投入33億歐元,並設立到2030年讓歐盟芯片產量佔全球份額翻倍的目標。
韓國當局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韓國半導體出口額連續11個月下滑。今年上半年,韓國對最大半導體市場中國的出口額下滑36.5%,對美出口亦下滑31.2%。受芯片出口暴跌影響,韓國企劃財政部本月初下調了2023年經濟增長前景。美媒上月披露,一些韓國公司非常不安,正在考慮放棄美國政府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