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6日,救援人員在被洪水淹沒的地下車道附近搜索。\美聯社
【大公報訊】綜合美聯社、韓國《中央日報》報道:截至18日,韓國連續多日的強降雨已造成41人死亡、9人失蹤,死亡失蹤合計50人,達到2011年後12年來最高。暴雨還導致近1.3萬名居民撤離,約2.86萬戶家庭斷電。不少韓媒發出「人禍」的感嘆,稱悲劇本來可以避免,特別是15日上午發生在忠清北道清州市的地下車道浸水慘案,事發前警方已多次收到警報,卻無動於衷。
18日,韓國軍方出動超過1萬名士兵執行救援任務,尋找9名失蹤者。據悉,受災最嚴重的是韓國中部和南部地區,9名失蹤者位於慶尚北道東南部或東南部城市釜山。
另外,忠清北道清州市五松邑宮坪第二地下車道15日發生潰堤河水倒灌事故,造成14人遇難。韓國《朝鮮日報》指出,此次事故是完全可以提前預防的「人禍」。事故發生前,至少有3次來自洪水控制所和居民發出的警告,但相關部門並未採取交通管制措施。
臨時修建的堤壩崩潰
韓國《中央日報》指出,地下車道事故原因是正在施工擴建的美湖江橋下臨時堤壩發生潰堤,而作為施工單位的行政中心綜合城市建設廳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私自拆除了原有天然堤壩。
據悉,在美湖江橋擴建工程初期的2018年4月,建設廳獲得了河流佔用許可,該許可中並未涉及拆毀天然堤壩等內容。但建設廳卻擅自將天然堤壩拆毀,並於上月29日至本月7日緊急修築臨時堤壩。附近居民們證實,堤壩是「倉促用沙子堆成,然後用防水布蓋住」,沒有雨水阻斷設施,排水泵也沒有啟動。
韓國相關專家指出,堤壩修建應該在少雨季節進行,而不是在梅雨季來臨之前。韓國又石大學消防防災系教授龔河成(音)表示:「雨季築堤,堤壩的堅固度會降低。若拆除原有堤壩重新修築堤壩時,必須達到較現有堤壩更高堅固度才能保障安全。但原堤壩本來就沒問題,臨時修建的堤壩卻崩潰,對相關工程的管理監督追責將難以避免?!?/p>
「政府應對系統的死角」
地下車道事故發生前4小時,洪水控制所發布了洪水預警,並在2小時前通過電話發出避難通知,但五松地下車道所在的地方政府沒有採取任何措施。在浸水的40分鐘前,附近一家建築公司的負責人還向警方報案,稱地下車道可能會被水淹沒,要求限制車輛進入。
韓國國務調整室17日承認提前接到報警電話,表示將調查地下車道在事發前未能及時實施交通管制的原因。司法界認為,相關機構公職人員可能違反了刑法上的公務過失致死罪和重大災害處罰法。
《朝鮮日報》稱,地下車道被淹時,韓國總理和行政安全部次官正在召開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會議,檢查全國情況。當時忠清北道知事正在槐山水庫溢流現場,清州市市長也在視察被淹住宅。有韓國專家感嘆:「五松地下車道事故可以說是政府應對系統的死角地帶?!?/p>
去年8月襲擊首爾的暴雨就曾造成居住在地下室的一家三口死亡,超強颱風「軒嵐諾」也使被困浦項市某公寓地下停車場的7人遇難。韓媒指出,尹錫悅政府屢次因救災不力受到詬病,但毫不吸取教訓,導致悲劇重演,實在難以把責任都推給「天災」。
尹錫悅支持率暴跌
在暴雨洪災佔據韓國各大媒體頭條、傷亡人數不斷增加之際,原計劃15日結束歐洲之行的尹錫悅,卻突然推遲回國改道基輔,並宣布將擴大對烏克蘭人道主義和非致命軍事援助的規模,引發外界批評。
雖然尹錫悅16日在華沙以視頻連線方式主持防洪救災工作,但依然引發國內民眾的不滿:「作為一國總統,難道要繼續用筆記本電腦和電視了解自己國家的事情嗎?」有韓國網民喊話尹錫悅:「乾脆不要回來了?!?/p>
民調機構「蓋洛普」14日發布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由於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經濟民生、對日關係等方面問題,尹錫悅的支持率出現今年以來最大周跌幅,好評率跌至32%。